在訪問期間,沈傾掞一度停下來觀察和聆聽遠方,然後告訴記者,當時某個方向又有另一聲爆炸聲響,顯見基輔的肅殺氣氛。
葡萄酒與烈酒所使用的酵母佔20%左右,而其他酒類、麵包或是發酵食品使用的酵母更是少於10%。「那啤酒既然這麼難,要怎麼開始學習品酒?」 1. 重新來,忘掉過去吧 台灣對啤酒的認識是不足、甚至嚴重錯誤的。

今天我們把酒類的討論,更廣泛納入所有飲品文化,例如咖啡和茶。大部分的人最熟悉的,想必是四個國家中的德國啤酒吧?德國啤酒是最傳統、最道地、好品質的,這樣的觀念應該許多人都有印象。麥子製作成麥芽時需要「烘烤」、酵母在作用時需要「發酵」、麥芽與啤酒花在熱製程中需要「熱萃取」、啤酒花則是在冷製程中需要「冷萃取」。而釀造這樣的啤酒時,不但要了解木桶熟成(barrel aged)的過程,更要在包裝之前運用烈酒會需要的調和(blending)技術。所以我們若回來檢視啤酒,會發現以上提及的這些製程,在啤酒釀造都是精華。
那我們更可以從四個層面來了解,為什麼啤酒會是最複雜、最深奧的。最終這樣的一個啤酒文化,造就了台灣人對啤酒的認知。」是的,沙灘車和潛水都會出意外,那差別何在呢?我覺得最大差別是由「監督管理機制」所維繫的穩定品質。
而不考慮相關法律的情況下,前段提到的海岸風景、森林動物都屬於「準私有財」,也就是資源雖然是大家的,但我有機會獨佔它(敵對),大家各憑本事(不排它)。即使如此,我仍時刻擔心安全問題,例如:客人自身有狀況隱瞞、未遵照SOP、自然環境變化都可能造成危險,我們只能努力提高專業,盡可能將風險降至最低。那麼,就來說說我對台灣「沙灘車」類型活動的看法(含一般體驗、飆沙、越野)。青年來了,他們開了民宿,用自然共生的觀念接待旅人。
而我認為,這類不考慮永續的觀光業經營思維,長遠看來統統不值得鼓勵,因為消耗環境賺快錢,就是在害死下一代。(具體事件和相關討論,可參考李志芬在「花蓮同鄉會」發布的討論串) 永續發展:哪一類的觀光活動,才能永續經營? 公共財是不具備「排他性」和「敵對性」的資源,講白了就是大家都享受得到,我使用也不會讓你用不到,例如燈光、國民教育。

我在保育單位從事志工活動多年,早對沙灘/越野活動積怨甚深,至於是什麼事?例如下列這則新聞: 囂張沙灘車夜逐墾丁梅花鹿違法逾30年。在花蓮國,這就是正面。然而看過太多沙灘車業者,收了錢卻把客人置於高風險中,試問晚上睡得可安穩? 至於咱們的花蓮國,其沙灘車的監督、專業品質會高於台灣平均水準,能推翻文中的批判,打臉我嗎? 我真心希望能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那麼回到主題,你認為沙灘車的油煙、噪音、天天輾過自然棲地,對當地生物而言是多大的壓力呢?我寫出這些彷彿不食人間煙火,吹毛求疵的文字,但你知道這雙打字的手,又清理過多少被沙灘車輾過的小動物屍體呢?何況,這只是沙灘車的普遍情況,花蓮沙灘車的問題遠不只如此。
動物消失了、森林消失了、遺址消失了,只餘黃沙滾滾,沙灘車在山頂和海岸呼嘯。讓我來分享一下我昨天做夢聽到的故事,是個很正面的小故事哦: 從前有一處秘密海岸,岸上有漂亮的原始林,地底有神秘的史前遺跡。」字面上並沒有錯,然而一鍋粥裡有老鼠屎,跟一鍋老鼠屎還是有差別的。等等,這故事哪裡正面了?欸嘿。
墾丁沙灘車飆山 不慎翻覆2遊客受傷(民視新聞) 「哪裡不死人?你是潛水教練吧,潛水也會出意外啊。而沙灘車呢?它就像早期的潛水業,缺乏「實用」的輔導、經營、監督機制。

學者來了,他們採集文物,視若珍寶地研究和保護遺趾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台灣政府的輔導認證能力很爛,這點無論沙灘車或休閒潛水都一樣,但休閒潛水並不指望那些不入流的玩意。
自從山林/水域解放,台灣的旅遊開啟了新的一頁,業者也開始探索可能性,許多處女地正被開發,而沙灘車業者就是特別積極的一群,花蓮業者更開發「天空之鏡」這套拍攝方式,乘上網美式旅遊的風潮,玩出新商機我認為想跟心儀的女生當朋友,你該記住四件事情。這種「獵人」跟「獵物」的思維,很容易讓人產生得失心,深怕哪一步做不好,就錯失珍貴的獵物。不少男生都有個壞習慣,就是只跟「自己認為有魅力」的女生當朋友,沒魅力的女生一律視若無睹。那怎麼讚美才不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呢?我認為前面提到的「得失心」是一大關鍵。但在我看來,花心思去猜測這些其實沒什麼意義。
那個金頭髮的女生,你真漂亮。基於這樣的心態,我們會無所不用其極地努力,但這未必會提高成功率,有時還可能反而把人家嚇跑了。
但其實,你該把心力放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。相反地,如果你是抱持單純表達的態度,那麼這份讚美也就相對自然、真誠。
2. 花太多心思猜測對方想法,其實意義不大 許多男孩子面對心儀對象,常會不斷猜測對方在想什麼,搞得自己情緒緊繃。但在我看來,告白並不是關係增溫的好策略,反而容易「陷女生於不義」:女生回答Yes,就一定要當你的女朋友。
男性天生愛好捕獵,看到好東西就想占為己有。人際相處上有個常見誤區:很多人會以為,只要某些時刻送對禮物、給對回覆,或者某天來個溫馨接送情,心儀對象就會愛上自己。回答No,又好像傷了你的心。很多人會認為喜歡一個人,就該勇敢告白。
3. 多多讚美表達感受,避免告白強迫對方說Yes / No 許多男生(尤其是亞洲男生)可能因為成長環境的緣故,很少表達自己的感覺,甚至有部分的人認為沉默寡言更有魅力。因為常將人際關係視為機械化的、一定有對錯之分的,所以人就會在小細節鑽牛角尖,誤以為它是關係大突破的關鍵。
這段短短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,它讓我發現,原來拋掉利害關係,異性之間也可以有這樣純粹的讚美。比起愛情,友情是關係更紮實的基礎。
」 我看了看人群中那個金髮女孩,她並不認識那位男學生,但聽到這個讚美,她也就大方揮手道謝。所以我的第一個提醒就是,請練習控制得失心。
就算兩人最終無緣成為情侶,但因為早先建構的深厚友誼,後續大多也能維持良好的關係。老實說,當時我一方面覺得這位同學很可愛。前陣子,一位男同學來提問,他說自己對女同事有好感,某次兩人在路上偶遇,女生主動打招呼,但他卻因為緊張,所以什麼回應都沒給。關於讚美,我在美國讀書時也看過一個不錯的例子。
當你抱持獵捕心態讚美女生,希望因此得到對方的好感,那很容易在舉手投足間顯露侵略性,讓人覺得刻意、討厭。但我得提醒,人與人的相處,通常不會因為你做了一件小事,或說對了某一句話,就有大幅度的改變。
為何我們面對心儀對象會如此緊張,連要說「哈囉」還是「嗨」都要尋求別人建議呢?我認為這其實是「得失心」作祟。我建議男生要多練習讚美的技術、培養讚美的習慣,並且確保你稱讚人的心態是健康的。
因此,我希望藉由這篇文章,來跟男生們談談如何與有興趣的女生展開友誼。如果你試著調整這個習慣,無論是你眼裡有魅力、沒有魅力的女生,你都多多去認識與交流,就能比較明確地感受到「得失心」在互動過程中造成的差異。 |